环境空气质量,是标准为贯彻《**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的标准。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2018年7月3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
检测内容 | 微碳可检测项目(20项) |
环境空气 |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物、臭氧、氨、颗粒物PM10、颗粒物PM2.5、总悬浮颗粒物、铅、硫化氢、氟化物、苯系物、非甲烷总烃、TVOC、气温、温度、湿度 |
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 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常见执行标准: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7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检测内容 | 微碳可检测项目(120项) |
工业废气 |
烟气参数、颗粒物、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物、酚类、饮食业油烟、氯气、硫酸雾、铬酸雾、六价铬等; 甲醛、乙醛、丙烯醛、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总VOCs、非甲烷总烃、丙烯腈、氯乙烯、苯胺类、硝基苯类、氨苯类、臭气浓度; 16种多环芳烃、40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
室内空气应**、无害、无异常嗅味。为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本标准于2002年11月19日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环境保护总局批准。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检测类别 | 检测内容 |
微碳可检测项目(80项) |
室内空气
|
公共/私人场所 | 温度、湿度、室内风速、照度、采光系数、大气压、辐射热、热舒适PMV指数、池水温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可吸入PM10、氨、甲醛、臭氧、苯、TVOC |
工作/车间场所 |
高温/WBGT指数、总粉尘、CO、CO2、NO、NO2、氨、磷酸、磷化氢、臭氧、二氧化硫、二硫化碳、氯气、氯化氢、环己烷、甲基环己烷、苯、二甲苯、甲苯、乙苯、三氯甲烷、二氯乙烯、氯苯、苯酚、甲醛、甲酸乙酯、乙腈、苯胺、15种金属及其化合物 |